作者:
殷天涛1,3李守军2,3赵秀丽2,3
单位:
1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山东 济南 250013;2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;3 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10008
摘要:
经过岩心分析,结合钻井资料,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,对山东彭庄石炭-二叠纪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研究,并对相应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。共识别出2个类型的层序界面。把该区石炭-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。S1相当于太原组上部,S2相当于山西组,S3相当于石盒子群下部。通过分析揭示 S1主要为潟湖-沼泽、潮坪相,物源相对较差。S2主要由下三角洲平原相中分流河道相、泥炭沼泽相、河口坝相组成,物源相对较丰富,在海侵初期开始产生聚煤作用,到末期煤层发育最好。S3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相,无煤层发育。...
文章编号:
项目类别:
项目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