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邹子明
单位: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实验高级中学311106
摘要:
众人皆知,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。教师的历史知识的
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,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。为此,在
课堂教学中,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,注意准确、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,并要理
解和掌握历史概念。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,
反映其本质特征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,就是训练
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,大到一个时期、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
征和规律,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。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“资
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”时,我先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
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,接着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分为
三个时期:17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;18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和欧
洲进一步建立;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胜利。向资本主义
过渡的途经有三条: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;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确立;通过
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确立。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,有
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
生能力相结合,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,知识是能力的基础,能力的形成又
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。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,
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,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,在
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。
关键词:
高中历史、教学思维能力、培养
项目:
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总课题组基金项目
文章编号:
项目类别:
项目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