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胡海升
单位:
广东省潮州市第二小学521008
摘要:
汉字源源流长,博大精深,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。一般而
言,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,对于不同
的阅读材料,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。但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,造成学
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,进而形成理解障碍,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
读兴趣的下降。另一方面,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、阅读方法培养的
最佳期,但识字量的缺乏,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,而“以致多数学生进
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”。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,尤其是课
外阅读。然而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。这就使得我
们的识字教学,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。从古至今,对识字教学的研
究,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,一刻也未停止过。仅就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,我
国就出现了 30 多种识字教学经验。在这些实验中,“集中识字”、“分散识字”、
“注音识字”是最具有影响的,在“小语界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此外,还
有“韵语识字”“字族文识字”“字理识字”“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”等,也都
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。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,我们
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,集百家之长,综合应用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,
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。
关键词:
新课程,小学,识字教学,课堂教学,反思
项目:
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总课题组基金项目
文章编号:
项目类别:
项目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