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蒋芹 余小琴 白虎勇 李剑涛 刘小兵
单位:
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621000
摘要:
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,探索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模式创新。研究指出,在新时代教育变革背景下,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、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等方面面临挑战。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、模式识别、智能交互与自适应学习能力,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。本研究通过具体教学实践案例,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赋能中学课堂:在课前阶段,利用智能分析实现精准学情诊断,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;在课中阶段,借助智能工具(如AI助教、虚拟实验、即时反馈系统)创设沉浸式、互动性强的学习情境,支持分层教学、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,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;在课后阶段,依托智能平台进行个性化作业推送、学习效果跟踪与精准辅导,实现因材施教。研究强调,AI赋能的创新教学模式必须以核心素养(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)为价值导向,技术应用服务于素养目标的达成,避免技术异化。实践表明,AI赋能的课堂教学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,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批判性思维、创新能力、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。同时,研究也反思了实践中面临的技术适应性、教师数字素养、数据安全伦理等问题,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,为未来AI深度融入基础教育提供了实践参考与理论思考。
关键词:
人工智能;赋能;中学课堂教学;课堂创新;智能教育应用 (Intelligent Educational Application);教学模式创新 (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);实践措施;意义;步骤;反思;总结。
项目:
教育部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
文章编号:
1005-4634-CNKI2025-00037
项目类别:
2025教育部教育发展论坛重点课题项目
项目来源:
中国教研论文网;中国万维知期刊全文数据总库;中国邮政阅读网